根据榆林市教育局《榆林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“五 项管理”工作的通知》《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(试行)》 等文件精神,结合《榆林中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规范要求》 相关内容,特制定本实施办法。
一、 日会
“日会”就是学生每天知识要学会,每天能力有进步。为此,学校对教师在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两方面提出要求。
1.作业布置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,是师生之间交流信息、培 养学生良好习惯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。因此,教师布置作 业要在选题上下功夫,体现分层,注重质量,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。具体要求如下:
(1)精选习题
一是精选题型。教师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,要结合学 生实际情况,根据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,恰当的选择适合的题型,有 所取舍地布置作业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。
作业可以是填空、不定项选择等客观题,可以是运算、问答、论述等主观题,还可以是小论文、大作文等开放性试题,要做到对症下药。
二是精选数量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,根据讲授基础知识及重点难点知识,布置作业的数量也要有所取舍。应避免“题海战 术”、 成套下发、机械重复作业,要以对点训练、精练为主,增加优质题的布置。
三是精选典型题。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,比如高考原题、学 生易错易混题、重点难点热点题、代表考向的新题等。课上或者课后 的习题训练,不一定要多,但一定要精,要通过做典型题达到举一反 三、触类旁通的训练效果,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。
(2)细化分层
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,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。学生层次不同,做作业的能力也存在差异,同一年级中的不同层次,同一班级中的不 同学生,做作业的效率、质量都有不同。教师要秉持“优秀学生拔高、
上进学生培优、弱科学生补偏”的原则,有层次地布置作业,做到作业布置有梯度。因学生学习、消化、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不断变化的,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,了解和掌握动态变化中的学生实际,及 时调整学生层次,并布置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作业。
具体来说书面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。
①必做题。面向全体学生,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作 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,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。 必做题要涵盖所学基本内容,即学了什么内容,就做什么习题,让学 生通过完成适量的基础作业题,夯实基础,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 法,每天都有收获感。例如高考科目各学科,可以布置随教材统一配置的优化设计中的巩固基础训练部分。
②选做题。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,教师可以布置难度较高的探 究性、拓展性作业,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思维,让做出题目的学生有自豪感。例如随教材统一配置的优化设计中的课时训练,有的 难度较大、综合性较强,可以让文、理科倾向生去做,难度最大的带 星号的题目可以让文、理科倾向学生中的优秀生去做。
(3)体现个性。教师可针对所带学生具体情况,布置个性化作 业,满足优秀学生、上进学生和偏科学生的不同需求,体现作业布置 的科学性和人文性。
(4) 注重规范。布置作业要讲清作答要求,坚持强调作业书写、格式、答题规范性,做到要求明、规范清。
总之,作业布置一要调控难度,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选取作业题,难易搭配,由易到难,突出典型性、启发性和系统性。二要优化结构,坚持“量适、质高”原则,控制作业总量,突出重点,灵活增减。三 要分层实施,布置作业要以生为本,既要关注优秀生,也要关注上进 生和偏科生,面向全体,分层实施,使各层次学生在作业中都能得到 个性发展,体验成功与快乐。
2.作业批改。完成作业是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,在 完成作业过程中提升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。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和 学的效果,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。
(1) 加强检查。要按时收发作业,对拖欠、缺交、马虎、抄袭 现象要及时批评教育,对故意遗漏、潦草凌乱等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退还补做或重做。
(2) 注重引导。加强对作业多次存在问题的学生的引导,积极 开展面批和个别辅导,给以耐心的引导和教育。
(3)凡留必批。每门课程布置的书面作业,必须全面批改或有 选择、有重点批改,坚决杜绝没批即讲;特别要杜绝占用正常课时仅 对答案,不批不讲。批改作业一要正确规范,不得在作业上只批个日 期或“阅”。二要精细到位,着重看是否概念清晰、方法正确、思路合乎逻辑、结论科学合理等,防止误批、漏批现象发生;可使用一定 符号或文字标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,并记录、分析作业中的典 型错误和性质,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三要恰当评价,既要肯定优点,也要指出缺点。
(4)有改必评。批改和反馈要及时,不可拖拉。作业讲评要科 学,突出讲解重点内容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,分析得失原因;要正 确对待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,拓展学生思维宽度、分析问题 的深度,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二、周清
“周清”就是学生每周知识要清楚,每周能力有提高。
学校提倡各年级部充分利用周末时间,将本周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巩固。各学科组要按照学校、年级部具体要求,结合本组的教学安排
和进度,统一列出每周知识清单,以习题训练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周所学知识逐一巩固,化知识为能力,逐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1. 知识清单
在学生自我总结、归纳所学知识的基础上,各学科组负责将每周所学知识 进行概括总结,以书面形式,将本周所学内容制成知识清单,打印下发所有学生,让学生对照知识清单,复习巩固本周讲授内容。知识清单的呈现各学科组灵活掌握,可以是问题列举形式,可以是框架结构形式,也可以是学生默写填空等形式。
2. 习题训练
各学科组针对学生一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结合文理分层走班
实施前、后的具体情况,合理安排训练。习题训练原则上要分层设计,增加选做题,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以选择的机会,便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升研究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月结
“月结”就是学生每月知识要小结,每月能力有提升。
本着“教什么,考什么”的原则,每月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质量 检测。通过质量检测,发现不足,及时纠正,总结得失,提高能力。
阶段性检测原则上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,学科组长要严把命题质 量关,做到同备课组教师之间互做、互评,确保命题量适质优,坚决 杜绝错题、偏题、超范围题。高三年级可以根据复习备考实际情况,
适量使用一定数量的成套测试题。
对阶段性检测试卷要全批全改,全面分析,认真讲评。年级部、学科组及每位教师要清底优秀生、进步生、偏科生、临界生,要不断
思得、思失、思改,确保一评二改三讲的良好效果。
试卷讲评要自觉执行《榆林中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管理要求》。学生通过日会、周清、月结,实现基础知识点点落实,能力培养步步提高,专题训练层层深入,综合训练融会贯通,学科素养不断提升。
陕西省榆林中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