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深入落实《榆林中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》和《榆林中学“日会、周清、月结”教学管理指导意见》,提高阶段性测试的实效性,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激励、诊断、强化、示范功能,努力提高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,特制定本要求。
一、教学目的
1.在准确了解学生考试情况的前提下,订正答案,纠正错误,找出原因,巩固提高。
2.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,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,总结解题一般规律,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。
二、教学环节
1.课前准备
⑴认真阅卷
通过批阅试卷总结以下几点:①全班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对应的知识点;②具有典型性、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;③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,多次矫正,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;④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、重点技能;⑤平时教学中疏忽的“教学盲区”。
⑵认真备课
在备课过程中,应根据批阅试卷所了解的情况,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,要求学生明确需要弥补哪些知识缺陷,掌握哪些应试技巧,如何进行知识迁移,形成怎样的应试心理;应确定哪些是课堂上必须讲解和总结的内容,明确课堂教学的焦点。
2.教学过程
试卷讲评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让学生理一理、议一议、讲一讲、评一评,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,探究疑难困惑,归纳规律方法,展示答题规范,进行变式训练。
试卷讲评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:
⑴分析错因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,明确是因知识缺陷造成的,还是因审题不准造成的;是因分析不精造成的,还是因思维不畅造成的;是因计算不对造成的,还是因推理不当造成的,从而警示学生在以后的练习或考试中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。
⑵理清思路。要指导学生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,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,解题突破口在哪里,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。
⑶整合知识。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之间内在联系,整合知识,构建知识网络,形成知识体系。
⑷归纳方法。抓住典型题目,总结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,归纳出相对稳定的解题规律,规范解题格式,真正使学生达到分析一道题,明白一个道理,纠正一道错题,会解一类题。
⑸善于变化。讲评中不能就题论题,要善于借题发挥,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化,对某知识从多角度、多侧面、多层次和不同的起点进行提问,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。如改一改:可以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;扩一扩:对习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;变一变:从某一原题衍生出多个新题目;代一代:可以把某一数据用其他数据代替;反一反: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;合一合,分一分: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或某一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题等。这种训练立足基础,不刻意求难,学生感到别开生面,饶有兴趣,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出来,思维就能活跃起来。
(6)落实规范。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化的要求,规范学生答题的格式、步骤、书写等,使学生明确规范就是能力,规范就是分数。
3.课后落实
⑴做好错误记录,整理错题档案。学生自身做好错误记录,整理错题档案,在今后的考试复习中,便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。
⑵错题订正,完成满分卷。通过错题订正,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、规范考试的习惯。
⑶变式练习。通过变式练习,让他们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加深对同类知识的理解和巩固。变式训练的设计要注意:
一能体现针对性,即针对共性错误,错什么,练什么;二能体现对应性,即矫正一题,跟一个类似练习。以练促思,以练促改,练中悟法。通过练习,让学生运用总结、归纳出来的规律、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,以巩固矫正成果。
⑷个别辅导。根据情况,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,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关注和解决,可通过个别辅导,以帮助他们彻底弄清、弄懂,全面提高成绩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考练之后高效率的试题讲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,也是减轻学生负担,把学生从“题海”中解脱出来的有效途径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既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,也不能面面俱到,从头讲到尾,无侧重地通讲。
2.在讲评过程中要体现“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思维训练为核心,讲练结合”“问题驱动+合作交流”的教学思想,避免讲评时教师唱独角戏。要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,这不仅有利于纠错、防错,而且对升华其解题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陕西省榆林中学